唇亡齿寒的造句是:朝鲜是我国的邻邦,两国唇亡齿寒,因此我们要全民动员,抗美援朝。
唇亡齿寒的拼音是:chún wáng chǐ hán。注音是:ㄔㄨㄣˊㄨㄤˊㄔˇㄏㄢˊ。词性是:成语。
唇亡齿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综合释义 【点此查看唇亡齿寒详细内容】
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,正所谓是~。
二、汉语大词典
唇缺则齿露受冷。比喻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语本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宫之奇谏曰:虢,虞之表也;虢亡,虞必从之……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六:“时虽已下荆楚,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。”清孙枝蔚《〈甲申述忧〉序》:“何况关中陷没,海内动摇,匪独唇亡齿寒,螫手断腕而已。”唇亡齿寒:嘴唇失去,牙齿即要寒冷。比喻互为依存,利害相关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宫之奇谏曰:‘虢,虞之表也;虢亡,虞必从之……谚所谓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”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’”唇,一本作“唇”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赵之于齐楚,捍蔽也,犹齿之有唇也,唇亡则齿寒,今日亡赵,明日患及齐楚。”晋袁宏《后汉纪·安帝纪》:“边境者,中国之唇齿,唇亡则齿寒,其理然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六年》:“蒙古灭国四十,以及西夏,夏亡,及于我,我亡必及于宋。唇亡齿寒,自然之理。”亦作“唇竭齿寒”、“唇揭齿寒”。《庄子·胠箧》:“唇竭则齿寒。”《吕氏春秋·权勋》:“先人有言曰:‘唇竭而齿寒。’”高诱注:“竭,亡也。”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川竭而谷虚,丘夷而渊塞,唇竭而齿寒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臣闻之,唇揭者其齿寒。”鲍彪注:“揭,犹反也。”按,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。
三、国语辞典
嘴唇没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关系密切,休戚相关。唇亡齿寒[chúnwángchǐhán]⒈嘴唇没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关系密切,休戚相关。引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「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」《三国演义·第一九回》:「明上今不相救,恐唇亡齿寒,亦非明上之福也。」近休戚相关巢毁卵破巢倾卵破唇齿相依成语解释唇亡齿寒
四、典故
春秋时候,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,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(guó)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,要派兵灭了虢国。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,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。“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?”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。大夫荀息说:“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、贪图小利的人,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,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。”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,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,就说:“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,虢国灭了,虞国也不能独存,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。”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。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,顿时心花怒放,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,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。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,赶快阻止道:“不行,不行,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,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,有事可以自彼帮助,万一虢国灭了,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。俗话说:‘唇亡齿寒’,没有嘴唇,牙齿也保不住啊!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。”虞公说:“人家晋国是大国,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,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?”宫之奇连声叹气,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,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。果然,晋国军队借道虞国,消灭了虢国,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,灭了虞国。
五、关于唇亡齿寒的成语
六、关于唇亡齿寒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