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搜索 :
考研考公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921:调查30万:我们的孩子普遍存在这4个现象,尤其第2个

2024-09-30 来源:桦拓教育网

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921:清华大学教授追踪调查30万中小学生后发现:我们的孩子普遍存在这4个现象,尤其第2个

资料来源:洪恩儿童启蒙 2024年09月12日 11:53 北京

“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,不是吃苦的能力,是幸福的能力”!

这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提醒中国父母的一句话。

他曾调研了三十多万中小学生,结果发现了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“四无”现象:学习无动力,对真实世界无兴趣,社交无能力,对生命价值无感受。

而“四无心理”,是比抑郁症更可怕的心理疾病,正在侵袭无数孩子,但很多家长却并未察觉。

感受不到学习乐趣

可能是适应不了学习的节奏

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的求助:

女儿刚上一年级,就出现厌学情绪,不仅把试卷都撕了,还哭着说不要去上学,她现在很头疼,不知道该怎么办?

孩子厌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,很多父母都深感无奈。

近年来,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。

据统计,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率已经超过70%。

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, 实在令人担忧!

很多时候,孩子厌学是因为学习压力大,可能适应不了学习的节奏,学习时间过长,而内容多又枯燥等等。

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了挫败感,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,遭受情绪困扰,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状态。

因此,当孩子有了厌学的情绪,考验的往往是父母的智慧。

一位14岁的孩子出现厌学情绪,爸爸心里也非常着急,他知道如果逼儿子学习只会适得其反。

于是,他决定带儿子游历全国,希望孩子能重燃对学习的兴趣。

在这50多天“磨练”里,孩子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,也愿意重返校园,好好读书。

处于厌学状态的孩子,内心是非常崩溃的。面对厌学的孩子,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,看见孩子的痛苦和压力。

我们只有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,把孩子拉出厌学的漩涡。

我们要学会给孩子减压,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。

降低对孩子的期待,制定合理的小目标,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和付出,让孩子获得价值感,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
对真实世界不感兴趣

可能是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温暖

听过一句话:毁掉一个孩子,给他一部手机。

的确,我们的孩子自出生就在一个网络的时代中,手机,已经成了很多父母教育的痛。

近日,四川宜宾,一个12岁男孩玩游戏3年,竟然花光父母卖菜的50多万积蓄。

很多的网友听后唏嘘不已!然而,实际生活中,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并不在少数。

《经济参考报》调研发现:

“有62.5%的未成年人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。”

“有的孩子一天玩8个小时游戏。”

“有的孩子手机被父母摔了五六个,宁愿不吃早饭,也要把钱攒起来买手机,玩游戏。”

说到手机,很多父母都有困惑,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孩子如此沉迷呢?

钱志亮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个案例:一个14岁的男孩子,非常沉迷手机游戏,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,都没有效果。

直到后来,妈妈生病住院,孩子才说出了他的心里话:在游戏里面,他能获得认同,不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,被别人看不起。

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太焦虑,太孤独,太无聊,感受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,所以才在虚拟的世界中才会寻找温暖。

那么,如何让孩子远离网瘾呢?

周海宏教授给出了解决方法:让孩子远离网瘾最好的办法,是让家变得温暖起来,让家长自己变得可爱起来,让家长给孩子的活动变得有趣起来。

想要孩子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,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、温暖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
另外,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。

假期可以带孩子去旅游,让孩子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,当现实生活丰富而有趣,孩子自然能获得快乐,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世界了。

社交能力弱

可能是圈子太小了

孩子要想健康、快乐地长大,最重要的就是和同伴建立联结。

朋友最近向我倾诉:她家孩子愁死人了,性格内向,每天闷在家里,不爱和同伴交流,同学聚会也没人叫他,总是孤零零的,孩子社交能力差,该怎么办?

其实,社交能力弱,往往吃亏的是孩子。

美国《心理学年刊》指出:

伙伴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很重要,童年时期缺少玩伴,日后容易孤单、焦虑,遇事也容易退缩,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。

社交能力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考题。同伴友谊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,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作为父母,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:孩子的社交能力为什么会弱呢?

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,近日关于“小学生厕所社交”现象的披露,火上了热搜。

课间十分钟,孩子们走不进操场,不能在走道里停留,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……被逼无奈之下,孩子们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。

其实,很多孩子是在“笼子”里被养大的,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,把大量时间、精力放在网上,长期地自我封闭,缺乏了沟通交流的能力。

孩子需要朋友,不仅是提供情感支持,也是通过妥协与合作,发展社交能力,迈向社会。

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情感交流,让孩子知道自己被认可,这是孩子与同伴交往时信心的来源。

多给孩子一些社交时间,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,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正确与人相处。

找不到生命的意义

可能是“空心病”

看到网上有人提问:为什么生活变好了,孩子却变得脆弱了?

很多孩子本应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,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,有着强烈的孤独感。

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摆出了这样一组数据:在北大一年级入学的新生里,包括本科和研究生,有40.4%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。

之前从北大退学的学霸常书杰,从小优秀,2015年,常书杰以全省理科第八名的成绩,进入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。

然而,他拼尽了全力,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取得耀眼的成绩。他一下子失去了方向,找不到人生的意义。

为了逃避压力,他开始沉迷于游戏。从频繁逃课,到多门挂科,再到最后选择退学。

很多时候,孩子之所以得空心病是因为缺乏“存在感”。

当孩子被大环境的焦虑裹挟,被期待塞得太满,会导致身心和能力的断层;当孩子处于内耗之中,会有不配得感,就容易变成一个“空心人”。

“空心病”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片荒芜的土地,这也是养育路上父母最为揪心的。那么,如何避免孩子成为“空心人”呢?

允许孩子偶尔做些无用的事情,允许孩子自由地玩耍,当孩子的内心被愉悦感塞满,当孩子与世界建立了链接,才能找到自我价值,才不容易“空心。”

清华大学刘瑜说过一句话:“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?不是非要把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,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出一棵美好的小草、健康的小草。”

孩子的未来是瞬息万变的,为人父母,我们无法庇护孩子一生一世,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获得持久幸福的能力。

我们更应该思考,如何抵抗内卷带来的焦虑,把孩子培养成一个“普通人”。

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内心丰盈,人格健全的孩子。

不妨把一颗焦虑的心轻轻放下,让花成花,让树成树,让孩子成为自己,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
Top